把控极其严格,守着边境的都是北冥的将领,手下兵士即便不全是北冥人,但主导权是毋庸置疑的。
萧倾看了看他递的折子,心想文如其人,这个知州肯定是个闷葫芦。
紧接着,赵右辰又说起南华城中一件趣事。
这件事的主人公萧倾不陌生,正是当年的定海伯萧重乐,和余在廷。
萧重乐这个人萧倾记得。他是正经的皇室宗亲,当年还在皇宫里面住过的。他三年前就是个敢说敢干的性子,所以当年说要去姜州,便真的去了姜州。
他已经是有爵位的宗室子弟,大萧历来也没有让宗亲做个实职官员的传统。所以萧重乐非要去姜州,姜州只把他当菩萨供起来,并不领事。
可是萧重乐本人是个极其喜欢热闹,也极其喜欢掺和的人。
当年他去姜州的时候也并不是直奔姜州,而是借着要找太傅这样的理由,几乎把姜州、俞州、尧州都转了个遍,最后终于认命错失与太傅会面的机会之后,才返回姜州。
令萧倾感到奇妙的是,萧重乐这种性情跳脱的人,在姜州时竟和老成执重的余在廷私交还不错?
她表示怀疑。
“定海伯与余大人一路同行,到了南华之后,去哪里都带着余大人,余大人拜访了恩师,又随定海伯一道各处应酬,飞燕居都进去了两回。”
萧倾笑了笑,“余在廷的行事倒是与之前很有些不同。”
之前余在廷还是兵部尚书的时候,为人处事十分谨慎,交好的人不多,发表什么言论也都看着王项这个恩师的意思。
不过后面他们之间闹翻了,余在廷被贬去姜州,想来不变也是不行的。
只要本心中正,方式方法有时倒也不必那么严肃。
两人又说了会儿话,外面的小宫侍在门口露出一个侧身来。
马洪会意地走出去,很快进来禀告:“陛下,晏殿下来了。”
有段日子没见这小子了。
赵右辰告退,萧倾点点头,道:“冬狩那日,赵都督也一起吧。”
赵右辰应声,退了出去。
萧倾看着萧晏走进来,觉着这孩子好像长高了。
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错觉,她这个弟弟和她越发像了。
越长大越像。
说明无论是萧倾萧颜还是萧晏,相貌大概都是随了天和帝。
这是亲生的。
萧倾站起身,一边走一边一手托着肘,另一只手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