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资金这些有限的缘故。
一开始时,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只是在应天等地进行推行。
而因为不少新学科,懂的人不多,师资力量有限的缘故。
所以,一些在双水村小学学了一年,或者是一年多的学生,就被加急派去了这些新的学堂,去担任教师。
今后,每到寒暑假之时,再从他们学堂那边返回到双水村这边,由双水村那边的老师,再给他们加急进行授课,讲述后面更新更深入的内容。
虽然这等做法有些草台班子的意味。
但是现在事情草创,没有那么多的师资力量。
也没有别的什么太好的办法。
只能是通过这样的办法,来做事儿。
而朱元璋如此作为,也终于是激怒了众多所谓的正统的儒家家门。
他们已经忍朱元璋已经很久很久了。
话说,很多儒家文人在大明建立的时候,一个个就都兴奋不已,怀着强烈的欣喜。
想要接着恢复君与大夫共天下的荣光。
恢复士大夫们,在宋朝时的那种超然的地位
元朝时,因为元朝的皇帝,信佛教以及道教。
无形之中就严重的,打压了儒家的发展。
到了大明时,因为朱元璋是一个汉人皇帝。
他们觉得,属于他们儒家的好日子又来了。
但是谁能想到,朱元璋这个放牛娃出身的要饭花子,竟然这样不按常理出牌。
对于他们儒家,虽然要比元朝时好了不少,却也并没有想象之中的那等尊重!
一开始的时候,朱元璋虽然很多时候,行事比较夸张,比较粗鄙,不符合他们儒家人对他的期许。
但是儒家的很多人,对于这些还是能够容忍的。
毕竟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儒家的地位和之前元朝在的时候相比,确确实实有了一个很大的提升。
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朱元璋这个皇帝,虽然有着很多的毛病,但是也能够看出来,他是比较听自己儒家之人话的。
只要皇帝能够一心向学,终究是能够通过一些手段,潜移默化的影响皇帝。
让皇帝最终归入正道,更加的重视,仰仗他们儒家。
哪怕是朱元璋觉得,通过科举选拔上来的所谓的人才里,有很多并不怎么好用,言过其实。
再加上又有李善长在后面推波助澜,从而让朱重八停了科举,一直到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