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绣的酒席,不出意外地平淡且没有波澜,而且对贾诩的下落,他也只是随口问了一句。
当他得知贾诩和曹操早有勾结,被袁熙拉出去讯问,结果身体垮掉,只能被送往他处抢救的托词,也只是装模作样表示了一番惋惜,连贾诩被送到哪里都没有没有问。
这种反应,让袁熙顿时明白,张绣对于贾诩,应该也是颇为防范的,怕是贾诩在曹操挖张绣墙角之事中完全倒向了曹操,让张绣对于贾诩起了戒备之心。
先前他能够收留贾诩,一是因为可以用来联手段煨,二是可以用来交好曹操。
但贾诩的利用价值,随着段煨的战死,曹操对张绣起了杀心而彻底变得一文不名,所以张绣抛弃贾诩也成了必然。
众人其乐融融地摆了两日酒,三方约定了攻守同盟,袁熙见部下修整完毕,便趁机向张绣告辞离去,刘备也随之准备回到新野。
张绣听到后,明显是松了一口气,袁熙和刘备军给他的压力还是很大的,如今两人主动离去,倒是省却了他的一番功夫。
张绣将两人送到城外,见刘备袁熙回了大营,方才回城,顺便把城门关了。
刘备骑在马上,回头看到宛城如此模样,叹道:“但愿张将军能和备尽心北伐吧。”
袁熙出声道:“孙伯符有些可惜了。”
刘备心头一跳,心道这明显指的是衣带诏的事情,最后到底还是避不过此事,涩声道:“此事颇多隐情,还望使君海涵”
袁熙摇头道:“正因为玄德公仁义,所以才进退两难,我倒是觉得这事情没什么。”
“说实在,对我来说,天子在曹操手中,是最差的结果,我宁愿他能在玄德公庇护下。”
“孙策遇刺,怕是其中也有些隐情,想来哪有那么巧的事情?”
刘备也深有同感,叹道:“真是天不佑大汉,多事之秋,天下大乱,从汉武到光武,代汉者的谶语流传数百年,导致每次天下动荡,便谣言四起。”
袁熙心道确实如此,说来这个谶语出自汉武帝,争议很大,有人认为可能是断句的锅。
这些人认为原话是“六七四十二代汉者当涂高也”,断句应该是“六七四十二代,汉者当涂高也。”意思就是汉家皇帝这么多代,都是高尚的。
但也有人认为这都是附会,如果汉武帝是这个意思,那这么多代皇帝之后呢?
且不论汉武帝是怎么想的,不过这谶语就这么流传下来,从王莽到刘秀,再到袁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