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熙站在船头,望着身后浩浩荡荡的船队,心道果然古时打仗,皆是离不开水啊。
大军出征,人马行军多是沿着河流,再不济也要规划好行军地点,确保下一个驻扎的地点有水源。
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兵士的体力和水分补给,也常常因为这样,横跨两地的攻防战争中,行进路线的选择,其实是会受到极大限制的,往往两地之间适合的路线只有寥寥数条,甚至只有一条。
若能精通了解当地地理情况,谋士们便能从地图上推测出敌军的动向,提前布置伏兵,从而克敌制胜。
另一方面,打仗打得就是补给,这个时代道路状况极差,一场大雨就能把陆地破坏的泥泞不堪,载重颇多的后勤车队便寸步难行。
而且陆地运输,不是人力就是畜力,本身也需要食物,所以一路下来损耗极大。
但水路便没有这个问题,随便一艘小船的载重,就能比得上十几甚至几十辆马车,而所需人力更少,运输速度更快,损耗更低,且不受天气路况限制。
所以大规模的战争,往往伴随着基于水系的后勤补给,才能发动起来,所以从这点上来看,大江大河附近的战争规模,要远大于山地丘陵和干旱地区。
当然,这点在塞外草原地区也不例外,要打入对方腹地,需要对沿途的水源非常熟悉,不然碰不到敌人,自己这边就饿死渴死了。
如今袁熙打下庐江后,缴获的战船达到了大小数百艘,加上他原本就有的船只,其数目已经可以支撑起长江北岸的大军辎重粮草运输。
袁熙先前并有盲目建造船只,而是用造船的相当一部分,用来制作战争器械,现在借助缴获的战船,他终于能够把这些器械从广陵运出进入巢湖,给合肥城来个全面攻击!
他的这条进军路线,和后世孙权攻打合肥是一样的,都是先控制庐江的皖口,然后攻取皖城,带十万大军北上,攻击合肥。
所不同的是,那时候发东吴和魏国对于巢湖的争夺从未停止过,魏军也利用巢湖训练出了一支水军,两边的战争持续了十几年,都没有分出结果。
但袁熙这一次,却是出其不意发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依靠陆路的刘备军和自己的水军,齐同并进控制了巢湖,把合肥变成了一座孤城。
而且之后刘备军围点打援,将来援的袁术军击溃几次后,合肥城内的守军士气已经低落到了极点,除非出现后世张辽那种人,否则一丝翻盘的希望都没。
但即使对面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