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说道:“战略纵深足够长,才能有更好的缓冲,火器咱们有,人家也有,骑兵,咱们有,人家也有……海上咱们得宝船足够强大,可陆路大家都差不多。”
顿了顿,“只发展农业,不开展明军西进的路线,西域早晚沦陷!”
朱厚熜沉闷无言。
“还是怕花钱?”
“不全是。”朱厚熜微微摇头,“钱的问题,我不是很担忧,正如你所说,定价权在我们,肉又都在大明这口锅中,没有太担心的必要。”
“那你忧虑什么?”
“滥赏则不知恩重啊!”朱厚熜叹道,“你昨日还说惯子如杀子,西域既已回归大明,便是朕的孩子,我真正担心的是……日子转好的速度太快,会让他们觉得理所应当,会让他们生出惰性,会让他们滋生骄狂……”
“脱离中原王朝太久了,久到早早与中原划清了界限,心中的芥蒂哪能轻易消失?”朱厚熜轻叹道,“严嵩他们说升恩斗仇,不无道理。”
李青眸光闪烁,无力辩驳。
“只可惜啊,我的人生不够长……”朱厚熜轻叹道,“再有百年,不,再有五十年,我都有把握让西域、漠北彻底归心,只可惜……我没这么长的时间。”
“那就一点点给好处吧。”李青说道,“丝绸之路不能舍弃,建设的进度可以适当减缓,一代人不够,就两代,两代不行就三代,无论后继之君是谁,我都会辅佐。”
朱厚熜遗憾地叹了口气,道:“依你吧!”
李青正色道:“建设西域的重要性、必须性,无需我多言,从出兵成本便可见一斑,如若出兵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别人一点点蚕食西域,又当如何?打,亏本,不打,人家变本加厉……犹犹豫豫之下,西域收了再丢,完全有可能。”
“大明出兵西域的成本越低,治理西域的成本越低,敌人侵犯西域的可能性越小。”
李青说道,“战争,尤其与地缘战争,更多是心理博弈,当敌人知道你有痛击他的能力时,只会和颜悦色,当敌人知道你奈何不得他时,则会变得野蛮。基于此,真要算细账,好好经营西域,反而更划算!
当初太宗迁都顺天,可不只是为了天子守国门、为了以朝廷中枢所在,来绑架后继之君臣不得不认真对待漠北问题;更重要的是向外扩张……”
“你说人生太短,太宗何尝不是这般认为?太祖更是……可这不就是人吗?薪火传递,代代相传……没有你祖宗的努力,就没有你治下的大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