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连连附和,一脸的心惊肉跳。
同时,也有些愤懑。
你管这个叫保守?
李青说道:“钱当然要花,但科举制度上也必须改动一下,不然,科技制造就是个笑话!”
这时代,科举做官才是人们的终极理想!
只有将科技与科举绑定,才能真正推动科技的发展进步。
徐阶苦叹道:“侯爷,改动科举……可是会动摇根本啊!”
严嵩、李本高度赞同,一脸严峻之色。
朱厚熜清楚李青的尿性,也隐约感觉的出李青此举的正确性、必要性,倒是没有否定,只是道:
“既然你说一直都是你在折中,那你就再折一折吧,你不折,这件事就没有成功的可能性,千余年来形成的制度,不容挑战!”
“他们不行,朕不行,你也不行!”
朱厚熜提醒道,“治大国如烹小鲜,火候,火候……”
李青默然,叹道:“那就这样,将科技发明创造,纳入科举的一部分,被录用的学子不参与政治,却享受同官员一样的待遇,有官职,可晋升……”
闻言,三学士面色缓和许多。
朱厚熜微微点头,道:“总得有个方向吧?”
“蒸汽的发展与应用,数学,医学,冶铁,以及……其他。”李青说道,“这个其他主要指,提升生产力的工具器械,只要满足,都可算在其中。”
李青说,“考试内容分两项,一是理论,二是理论下的成品。”
顿了下,又道:“如若理论逻辑自洽,且十分超前,也可酌情录用!”
严嵩微微皱眉,叹道:“难啊,从上到下都是白纸一张,人没办法创造闻所未闻之物,都是基于现有的基础上,去精进,去创新,侯爷主张虽妙,可……如何行之有效的运转起来呢?”
李青轻轻吐出四个字——“永乐大典!”
君臣一怔。
李青说道:“自先秦至明初,几乎所有的文化知识,都被永乐大典囊括在内,永乐大典可不只有诗词歌赋,其中,术数之学,医学,器具制造……都是可用来充作科技进步的基石,从中摘抄出来,作范本,作课本,来传播教学……”
君臣诧然,可细一思量,的确具有可行性。
“这些可以让翰林院、国子监去做。”李青说道,“分门别类之后,下放地方,从县学、府学开始试点推行,之后,可加入官办学塾课目。”
科技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