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重点突出自己是如何广受欢迎,如何大出风头,如何名气比状元还高。
因为讲的次数多,本来不擅长讲故事的孙山,如今也能讲得跌宕起伏,听众哇哇大叫。
郑弘文双眼冒光,仰慕地看着孙山:“阿山,你真厉害。即使最后一名,还能大出风头。阿山,能认识你,是我这辈子最幸运的事。”
孙山暗暗白了一眼郑弘文。
最后一名心里知道好了,哪里用得着说出去。
不过听他这么夸赞,孙山还是选择原谅。
得意洋洋地说:“弘文哥,像我这样优秀的人,就算最后一名,也掩盖不住我的优秀。在京城,不少姑娘追着我跑,可把我吓坏了。”
郑弘文眼睛睁得大大,发出阵阵惊讶之声:“想不到京城的姑娘这么奔放,竟然追着男子跑。哎,我好想到京城,看一看这样的场景。”
桂哥儿在一边补充:“弘文哥,京城不止姑娘奔放,男子也奔放。我们家山哥,男女老少都喜欢他,追着他跑,还收到不少礼物。京城的人好有钱,连金子也送。哎,要是你看到,肯定终身难忘。”
郑童生在一边默默地听着孙山吹水,等听到送金子,也好奇了。
不由地问:“桂哥儿,你仔细说一说,送什么金子?”
桂哥儿非常浮夸地讲述死忠粉怎么给孙山送金子,送名砚,送二胡的事。
还强调这些礼物的珍贵,更强调状元都比不上他家山哥受欢迎。
桂哥儿眼里一闪一闪亮晶晶地说:“山哥可受欢迎了,大家都喜欢送礼物给他。不过山哥只收便宜货,贵重的物品不敢收。山哥说了,无功不受禄,千万不能拿别人的钱财。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是自己血汗赚的,不能要。”
桂哥儿这么一说,孙山的形象立即升华,变得高大上了。
郑童生和郑弘文两眼放光地看着孙山,好似看到孙山背后有一圈金光闪闪,越来越耀眼了。
孙山拿出一份小报,递给郑童生,骄傲地说:“夫子,这是京城的小报,你看一看,我们郑氏学堂上小报了,全京城的百姓都知道黄阳县郑家村,有一间乡村私塾叫郑氏学堂,里面有一个兢兢业业的郑夫子。”
虽然孙山说话略显浮夸,但不夸一夸,别人怎么会开心呢。
郑童生眼睛睁得大大,急切地问:“在哪里,让我看一看?”
孙山指着“郑氏私塾”四个字,给郑童生和郑弘文讲述什么是《京城小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