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跟在后面,然后发起攻击,胜利一定是我们的,大清国万岁!大清勇士万岁!满洲万岁!”
多尔衮策马在军阵面前奔腾,他的宝剑指到哪个方阵,哪个方阵的八旗兵或者北洋新军的士兵就会举起武器爆发出一阵阵欢呼。虽然经过连番失败,清军的整体士气有明显的低落,但其实八旗军从上到下都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他们恐怕已经没有退路了,如果这一仗打不赢,都不是能不能退出关外回到草原放牧或者回到辽东渔猎的问题,而是他们能不能活着走出凤阳的问题。
对于普通士兵,他们是这样想的。对于多尔衮这样的大清国皇帝,他想的就更加深远一些了,或者说,多尔衮想的并不是自己的生死,而是整个大清国的前途命运,自从努尔哈赤起兵以来,他们经过了三代人的努力,才入了关,在关内站稳了脚跟,眼看着一统天下就差临门一脚,如果失败,等于他们前面的努力全都白费了,那么多勇士的生命也白白付出了。
说实在话,多尔衮不甘心,不仅仅是他不甘心,恐怕整个满蒙高层也不甘心,包括那些汉臣在内,本想着能在大清国大展拳脚,可如果大清国没了,他们施展才华的根基都没了,这还怎么玩?不行,他多尔衮决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不过多尔衮对八旗军加油打气还是起到了很不错的效果,以往跟兴华军对战,清军就没赢过。虽然清军胜在骑兵,但是无论如何,兴华军都是一支全火器化的远程打击力量,他们最强大的地方就在于火力的远程投射能力,在突破武器射程的这段道路上,往往会付出成千上万士兵的生命,这个代价实在是太沉重了。
而这一次,清军六十万大军集群出动,不像以往那样分成几路攻击,这样的好处就是能将饥兵的剩余价值全部榨干。在漫长的攻击距离上,用炮灰去填补这一段空白,最大限度给八旗军和北洋新军预留机会。
人的心理有时候就是这样,有人在自己面前当挡箭牌,后面的人紧张和恐惧的心理就会消除很多,这也是多尔衮特意说出这一点来鼓舞八旗军的士气,希望满蒙勇士们不要太紧张,即便兴华军是个难啃的骨头,今天也要啃下来,只不过这番话不能让前面的炮灰部队听见,否则他们的军心会立刻涣散。
为了最大程度激发炮灰部队的战斗力,多尔衮除了安排强大的督战队来给炮灰们造成心理压力之外,多尔衮还出了一系列激励政策。其实跟明朝边军的激励政策差不多,按照人头论功,但凡是能砍下一个兴华军的首级,赏银一百两,官升一级,如果不想升官,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