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打算怎么还上?”
张学颜提出挪用常盈库的银子,魏广德没表态,但开口询问道。
“这”
这下,张学颜犹豫起来。
实际上,明朝财政已经有类似后世预算的概念,通过以前几年各项税收的多寡估算来年情况,然后就有了总收入的数字。
至于支出也是类似,官员俸禄、大小工程等等的开销,也都是早有计划的。
现在这笔关于“船”的银子,其实已经算是冒出来的。
虽然或许未来数年会因此让朝廷获得高额收益,但这个谁也说不好。
所以,到现在只能是算作一笔支出。
而户部之后俩月肯定还有不少银子进账,但是这些银子都是早就规划了用途的。
短时间要挤出银子还回去,说实话,有难度。
“还不上?”
看到张学颜支支吾吾的样子,魏广德开口问道。
“魏阁老,今年户部银子的进项,都已经安排了出处,短时间内只能压缩其他支出才有可能挤出这笔银子。”
张学颜也不撒谎,直接就坦诚道。
户部没钱了。
魏广德一下子就明白过来,今年看样子如果不打破原来的预算,怕是要还钱得拖上半年时间,待下一年财政预算的时候把这笔银子补上。
忽然,“国债”这个词儿一下子闪现在魏广德的脑海里。
国债可以定向和不定向发行,比如针对太仆寺常盈库的借款,就可以理解为短期国债,还是定向国债,只不过从未谈过利息。
因为,即便是严嵩做首辅借用常盈库银子的时候,大多也就是借出来周转很短的时间,最长一般都不超过俩月。
如果超了,往往都是税银押解京城过程中耽误了。
当然,实际上这笔银子也是有其他用途的,只是被严嵩按照中轻重缓急进行了延后。
至于不定向,自然就是向社会进行发现债券。
不过大明朝有沈万三例子在,要发行有些难度。
不过,这个难度在魏广德看来也不大,他可以联络好商户承接。
几十万两银子的事儿,真不是什么大事儿,没难度。
只不过,光靠朝廷的信用怕是不行。
好在朝廷有官田,发行这个国债的话,用官田做抵押也是一样的。
朝廷手里,其实官田不少。
只不过这些官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