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死伤惨重也依然无功,甚至有过。
这这导致明军多支部队汇合作战时,大部分的将领都不会权力作战而是观察情况,赢了抢首级,输了赶快逃跑保存实力。
首级军功制在前期确实提升了明军的战功,但是在后期却是成为了明军战力的衰弱的一大因素。
《练兵实际·卷八·治贪级》之中记载着这样的一段话。
“自来北军临阵,专好争功,杀倒一贼,三、五十人互相争夺,却将败贼亡了追杀。”
“每每致贼以数人为饵,诱你上前都去争功,他却大众一拥杀来,一个首级又不得,不知倒被他杀了多少。
“乘众少却,将营盘冲破,全军没了,迷而不悟。”
戚继光对于“首级”的态度,一向是深恶痛绝。
早在嘉靖四十五年,就把“不顾首级,直杀无前,以求全胜”作为“兵德”的第一条。
戚家军之所以能够无敌于天下,不顾首级正是其中的一大原因。
陈望现在在军中所实行的各项规章制度、军规条例,几乎都是直接套用的《练兵实纪》和《纪效新书》两本书中的内容。
当然陈望也做了一些改动,并没有完全生搬硬套。
关于首级功,陈望和戚继光采用了差不多的处理方式,定了同样的军规。
军律:临阵对敌,接战之后冲锋杀贼,不到战后不许斩取首级。
如有故取首级者,立斩。
旗都有三名专职割取首级的取功兵,取功兵的衣服两膊上缝有白布,上绣“取功”两字,盔上同样绑缚取功的布条作为辨认。
他们将在旗内的官兵冲杀过去后,战线推进之后割取倒地敌人的首级。
在收兵之后,再按照割取的首级,全旗一起均分报功。
割取首级时,由督导官以及百总亲兵监察。
若有隐藏不报者,及割取不完,亲兵、督导、旗、队、伍长俱斩首。
因为首功制属于典型的结果导向型制度,验收者只看首级不看人。
有人重财物,有人重官位,于是顺理成章的衍生出交易功劳的现象,更使得乱象丛生。
而且为了预防杀良冒功,首级的勘验也颇为严格。
流寇的首级虽然不如北虏和建奴那样好辨认,但是也有一些辨认的手法。
女子的首级不能报,老人的首级也不能报,孩童就更不要提了。
男子的首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