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是一出、随随便便乱指点?朝堂大臣身处高位,本就对民间之事不甚了解,却还不自知,自以为体察民情、为民谋福,若是任由这等昏庸之人胡乱引导地方政务,其危害比之贪污受贿、无所作为更甚!”
“校尉之言,振聋发聩,只可惜啊,那些人听不到!”魏泱言语中满是无力感。
亦天航讪然笑道:“方才说的这些事,其本意好歹还能算是为国为民,要说祸国殃民,更有甚者!”
魏泱满脸疑惑,问道:“存粮酿酒、渔农炼铁,这些昏招已经够荒诞的了,竟还有比这更严重的?”
亦天航说道:“这两件事造成的后果虽然极其严重,但并未伤及国体,而在下将要说的事,已动了国家根基!”
魏泱大惊,又问道:“是何事?竟让亦校尉如此说?”
亦天航回道:“魏大人可知‘齐王二三事’?”
“这个,老夫知晓,是赵侍郎亲自提笔,记录我王勤政爱民事迹的邸报,每个季度都会由官驿送至各郡县。”
“动了根基的便是这‘齐王二三事’,赵侍郎是不是严令各地官员必须拜读,还得提报读后的感悟,并以此作为考核选拔官员的标准?”
魏泱没想到亦天航说的是这个,迟疑地说道:“校尉所说不错,确实如此,但这只是督促官员效仿我王勤政而已。”
亦天航说道:“魏大人只看到了正面,却没看到反面,这‘二三事’不仅扰乱地方官员正常公务,而且多有阿谀谗媚之徒从中瞧见了机遇,一心就此做文章,极尽溜须拍马之能,有多少小人因此得了赵侍郎赏识?无德无能却平步青云、身居要职。如此不知轻重、本末倒置之举,岂不是坏了国家根基?更可悲的是,齐王竟然乐在其中。”
魏泱听后沉默不语,亦天航所说确有道理。
亦天航侃侃而谈,继续说道,“此举使宵小登堂入室,若是长此以往,良善忠厚之人被排挤殆尽,庙堂内外小人恶人当道,试问这半壁江山还能稳固?”
魏泱听后陷入了沉思。
“如今之官场,以魏大人之才学见识,恐怕早就看到里面之肮脏龌龊。”亦天航虽然言语犀利,但神情却是极为淡然,仿佛这些话不是他说的一般。
“唉,古往今来,哪朝哪代不是如此?”魏泱叹了口气,说道。
“尸位素餐,捐官、买/官者甚众!朝廷却一味默许,到头来,这些蛀虫蛀的难道不是大齐的梁柱?”亦天航继续说道,“仅我在乌陵这些时日,便已知魏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