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明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恍惚,似乎在努力回忆:“张建国同志,您的名字我听说过,您在西北的农业项目也很有名啊。请坐,请坐。”
他示意张建国坐在旁边的椅子上,自己也坐了下来。
张建国坐下后,从口袋里掏出一本破旧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各种数据和笔记。
他翻开笔记本,指着其中一页说道:“李厂长,我们那边的气候干燥,土壤盐碱化严重,小麦产量一直上不去。我看到您在处理盐碱地方面的经验,想请您详细讲讲。”
李向明接过笔记本,仔细看了看,然后点了点头:“这个问题确实比较棘手。我们也是经过多次试验,才找到了一些有效的方法。首先,要进行土壤改良,增加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其次,要合理灌溉,控制地下水位,减少盐碱的上升。最后,要选择适合盐碱地种植的杂交小麦品种。”
张建国认真听着,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他的眉头微微皱着,显得有些专注。
李向明讲完后,张建国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感激:“李厂长,您的经验太宝贵了。这些方法,我们回去一定好好试试。如果能成功,那对我们西北的农业发展将是一个巨大的推动。”
李向明微微一笑,拍了拍张建国的肩膀:“老张,农业这事儿,就是要多尝试,多总结。我相信你们一定能成功。如果遇到什么问题,随时和我联系,我们一起想办法。”
张建国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一定一定,我会保持联系的。李厂长,您真是我们的榜样啊。”
他站起身,郑重地向李向明敬了个礼,然后转身离开。
李向明目送张建国离去,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知道,这些同行们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在努力,那就是提高农业产量,改善农民的生活。
他转过身,看到一位年轻的女技术员快步走来,她的脸上带着一丝羞涩,但眼神中却透着坚定。
她手里拿着一本厚厚的笔记本,封面上已经有些磨损,显然是经常翻阅的结果。
“李厂长,我叫赵丽华,是刚从农业大学毕业的。”她有些紧张地开口,声音微微颤抖,“我在学校里学了不少理论知识,但到了实际工作中,才发现自己还有很多不足。您能给我讲讲,怎么才能更好地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吗?”
李向明看着她那双充满期待的眼睛,心中不禁涌起一股亲切感。他微微一笑,拍了拍身边的椅子:“小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