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起医馆和学校,并且允许新韩境内的读书人可以参与大隋的科举考试,取得成绩者就可以为官,开放海上商路,将大隋优质的商品送到高句丽去改善他们的生活。”
杨广说到这里,李靖马上说:“殿下,心怀异心的高句丽人或许就会利用这些事情对于我们大隋不利。”
“非也,读书人,商人,脑子最聪明的人呢,最有钱的人都依靠着大隋生活,他们没了反心,别人就蹦跶不起来,至于高句丽原来的贵族,那些人本就站在我们的对立面,我们打赢了影响最大的就是他们的利益,这些人中愿意投诚到高句丽三王子麾下的,可以,不愿意的,清除,过不了七八年,那些依靠着大隋的读书人,商人就是成为高句丽新一代的贵族。”
听到杨广的分析,李靖似乎也打消了疑虑。
“其次,维持区域内部的纷争状态,现在那边有新罗百济高句丽三国,之前高句丽一家势大,却也没能覆灭新罗百济,我甚至怀疑之前倭国入侵百济是和高句丽勾结的,他们的利益抑制。”
“这区域内三国继续争斗对于大隋来说才有最大的利益,并且对于新韩,我们剥夺他们的军权,大隋驻军在此,并且驻军的钱得高句丽来出。”
李靖疑惑的说:“高句丽人难道会愿意出这个钱吗?”
“你知道市场上的小商贩为什么要交保护费吗?”
“怕被人欺负。”
“是啊,一样的道理,大隋的军队会保护新韩的百姓,同时这也是大隋给予新韩那么多优惠政策的原因,百姓的只管好好生活就好了,然后针对大隋军队的军费问题,会发展成,军队-新韩朝廷-新韩官吏-商贩百姓这一趟一条向上传输的利益链。”
杨广非常笃定的说:“而这一条利益链会给新韩朝廷和新韩官吏带来不菲的灰色收入,特别是新韩的管理,新韩接下来的经济发展的越好,官吏们可以从中搜刮的更多,而这样的话他们就会成为既得利益者,一定会费尽全力来维持这种模式。”
“朝廷的官吏稳定住了,在利益链条上处于底层的新韩百姓,没有能力跨过新韩官吏和新韩朝廷对大隋的军队进行反抗,就算是有反抗也只能是对官吏和朝廷,新韩的官吏们管理自己的百姓定然是有一套能力的,自己人对自己人永远最理解,最知道用什么办法解决。”
李靖闻言,震惊的无以复加,这是书上没有写的办法。
兵书上兵法万千,教的都是怎么把仗打赢,但是唯有晋王在考虑怎么治理打下来的土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