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要去古柏渡,赵翠听说过这个地方,李娟则是去哪里都无所谓,反正只要不进这个不许汉服进的公园就可以了,于是赵翠和李娟主动上了房车,马小亮随后上去,随即启动车辆一路向西,向着荥阳驶去!
如今从管州到荥阳的高速路和城际快速路越来越多,马小亮顺着导航选择了新修通的城际快速,除了省高速路费之外就是真的快,避免了在高速上不能随时下车的难受。
古柏渡是一个已经废弃的渡口,距离鸿沟不远。这是黄河岸边一个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古渡口。
它见证了楚汉争霸的烽烟,演绎着三国征战的厮杀,聆听过隋唐群雄逐鹿的马蹄声,每一寸黄土上都叠印着岁月的漫漫烟尘。
九曲黄河在荥阳王村镇摆了一下腰,留下了一个叫孤柏嘴的小河湾。这是黄河在荥阳境内水势最为平静温柔的一段,它东接飞龙顶,西连虎牢关,面对滔滔黄河,背倚连绵邙山。
它的名字来源于一个传说,据说古时候这里有一棵高大挺拔、树荫蔽日的老柏树,曾是当年汉王刘邦避雨的地方,在县志中有记载:
“成皋圈解趋何急,孤柏兵旋避雨迟
“。后来此处被辟为渡口,就叫做
“古柏渡
“。古柏渡的古柏,还曾为唐王李世民遮风避雨,传说古柏当年枝叶繁茂,树冠大可及亩,唐王李世民夜袭窦建德军营,在此处遇雨,曾在树下避雨,无一人被淋湿,李世民誉之为
“千岁灵根
“。此后,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行经此处,曾赋诗写道:
“孤舟向广武,一鸟归成皋。胜概日相与,思君心郁陶。
“
“孤柏荫雨
“曾经是
“汜水十景
“中的一景,不过,随着黄河的泥沙淤积,史书上所指的孤柏嘴早已进入了黄河河道。宋代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此处被辟为汴河口后,这里成了江南通往陕西的最大水运中心,商贾游船盛极一时,经济文化非常繁荣。由于渡口河水水势平稳,上船下船都可免以泥沼难行之苦,所以民间流传俗语说:
“孤柏嘴过河,干上干下
“。清道光三年(1823年)渡河碑记载:
“本为农设,间利行人。每岁夏秋间,大雨连绵,河洛并涨,及隆冬河水断澌不可渡,行人多于此间问津焉。
“民国时期渡口最盛,有渡船40余只。每次来到黄河边上,马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