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四个朝代。金代的洛阳城为中京,是金代正大初年在北宋初所筑的城基之上重建的。城中东、西、南、北有四条大街,大街商贾云集,生意红火,它奠定了洛阳老城今天的布局和规模。同样是在 2014年,洛阳考古研究院对老城区东南隅开展考古发掘工作中,发掘面积4千多平。发掘出了金元明清洛阳城的东城墙和南城墙,并基本弄清了洛阳金元故城范围和城墙走向。
不远处就是妥灵宫,位于洛阳市老城区东南隅文明街东。建安25年,年春正月,曹操驾幸洛阳养病,忽闻孙权斩杀了关羽并遣使送来关羽首级!曹操大惊,遂将武库一座院落搭设成了祭堂。祭祀之后,以王侯礼葬之于洛阳城西南。而祭堂就改称为寿亭侯祠,因为关羽的爵位是“汉寿亭侯”。寿亭侯祠,后来又被称为关公庙,也就今天的妥灵宫。所以说此地关公庙应该是历史上最早的关公庙宇了!应该是比刘备在成都建的和运城(关羽老家)的都要早。
武则天时,该关公庙南建了新潭,这是一个大型码头,商贾云集,得益于地利与人和关公庙香火鼎盛。北宋时期关羽被追封为武安王,因此关公庙又被称武安王庙,主殿称为武安殿。北宋,关公庙毁于北宋末战火;金贞祐五年(公元1217年),金朝在洛阳设中京金昌府,并在关公庙址上建了“报恩”堂;后来蒙古军焚毁了报恩堂,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元朝在开封设立了河南江北行省,随后又在原址重建关公庙;该庙于明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被李自成军焚毁;清朝初关帝庙旧址又建了三组建筑,分别是关帝庙、奎光阁、元帝庙。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乾隆皇帝南巡洛阳,到此祭拜了关公,并下诏以“三组建筑”为基础,建立关公的庙,钦命为“妥灵宫”,并御笔撰书匾额。
走在古城内,仿佛穿越时空。唐代的酒楼、宋代的商铺,一不留神走过了明清,抬头就是民国的旧墙。然而洛邑古城真正的魅力,却在藏身古街中的百态非遗。赵翠和李娟走在里面,冷风吹过,此时已经是日落黄昏,两人换上汉服,赵翠选择的汉服也没有凸显小腹,所以整体上还看得过去,马小亮则给两人拍照,尽量选择人少的画面,然后拍了图集,取名为《洛邑古城》,等到游逛完古城,已经是华灯初上,于是准备返回管州。
66357450
马会亮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菩提书屋】 www.ptpig.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继续阅读哦,期待精彩继续!您也可以用手机版:m.ptpig.net,随时随地都可以畅阅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