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就是二弟,情同手足;荆州对于刘备,那是立国之本,无论是东征还是北伐,万不可失。没有关羽,如同断掉胳臂,切肤之痛;失去荆州,如同失去半壁江山,坐困四川。于情于理,东吴都是刘备的盟友,但是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面对刘备的强势,关羽的兵锋,无论是曹操还是孙权都有了唇亡齿寒的感觉,一旦刘备北伐成功,东吴也就进入倒计时了。
不久之后,曹操病故,曹丕篡汉称帝,对于刘备来说,无论是北伐还是东征,都是难以抉择的。经过艰难选择,刘备决定东征,夺回荆州。很多人不理解,认为刘备是因为兄弟情义,其实对于刘备来说,北伐最佳的线路就是由荆州北上,四川作为后方,而不是翻越秦岭,失去荆州,蜀汉就是割据四川的地方政权,无力争夺天下。其实诸葛亮也明白这个道理,不过由于很多大臣反对,认为首先要针对曹魏,同时担心东征会兵败,何况联合东吴本身就是诸葛亮的建议,所以沉默不言。
由于诸葛亮的兄弟诸葛瑾在东吴也是重臣,再加上诸葛亮和东吴的关系很好,所以刘备的东征根本没有带诸葛亮,或许是因为诸葛亮镇守成都,也可以防备来自魏国的偷袭,总而言之,刘备亲自出征,结果众所周知,在夷陵之战中一败涂地,兵马损失殆尽。刘备率残军退却,而东吴因为忧虑曹魏偷袭,也没有深入追击。
退守白帝城的刘备,由于身体原因再加上很多因素,没有在返回成都。对于当时的蜀汉来说,白帝城绝不能再丢,否则蜀汉有亡国的风险,这也是最后刘备一直驻守白帝城的重要原因。在白帝城的刘备,悔恨不止,身体每况愈下,大概也经不起折腾,于是就把驻守成都的太子刘禅和诸葛亮等重臣召到白帝城,进行托孤。
鸟之将亡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对于刘备来说,从一个卖草鞋的奋斗成一代帝王,本身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个人奋斗史,相当励志。不过对于蜀汉来说,这可是决定命运的时刻,刚刚经历惨败,蜀汉国力衰弱,曹魏虎视眈眈,孙权陈兵江上,而国内局势不稳,太子刘禅又不能独立治国,刘备深知自己死后,要想稳住局势,必须有托孤大臣,如同汉武帝托孤霍光一样,刘备选择托孤诸葛亮。汉武帝托孤霍光,同时又有四个重臣辅佐,霍光权势滔天,废立皇帝但没有篡位(废刘贺立刘洵),刘备深知这段故事,所以他也托孤诸葛亮,授予全权,也给予诸葛亮废立皇帝的权利(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是。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同时托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