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房和印刷房中刻印出来,在翌日一早送交外帘。
当试卷送入内帘之后,主考官便对八位同考官道:“诸位,掣签吧。”几位同考官便上前抽签,抽到几就把那一捆卷子拿走。
但不能带回房间去,必须要在鉴衡堂中阅卷。主副考官坐在堂上,八位同考官分坐左右。负责监视阅卷的内监临,带着一干监视官,坐在众考官的边上,瞪大眼睛监视考官的阅卷过程。
在监视官的虎视眈眈下,整个鉴衡都静悄悄的。因为这些监视官一般锦衣卫充任,保管把考官盯的毛骨悚然,不敢生出杂念。当然,只要考官不交头接耳,不挤眉弄眼,监视官们是不能出声干扰阅卷的。
同考官们都是进士出身,四十岁以下,年富力强,眼神特别好。他们必须认真的给每篇文章加注标点,同时看文章是否通顺,如果读起来磕磕绊绊,毫无韵律可言,直接搁到一边,判其死缓。
只有文笔通顺,具错别字不超过三个的卷子,才有资格被同考官看到二遍。在这一遍中,同考官主要从“理、法、辞、气”四方面来评判一篇文章的优劣。“理”是对经书的掌握和程朱注释的理解。“法”是八股文的文章结构。“辞”是考生的文字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气”则是文章思想性的浓度。
这四方面的衡量标准是“清真雅正”。意思是说一篇好的八股文,应该用简洁、典雅、顺畅的语言,来正面阐述所领悟到孔孟之道,程朱之学。
同考官便根据这一标准,判别考生文章的优劣,并给每份卷子写评语,陈述是否荐卷的理由,无论取与不取,他都要为自己的决定负责的。
同考官们将自认为够资格高举的卷子,写明推荐理由,交给边止的书吏,由其转程呈上首的主副考官,如果有特别出色的,还会“高荐”,也就是强烈推荐。
事实上,试卷的取舍权衡,专在二主考,这也就是说录取与否,都是正副主考官说了算。如果同考官推荐上来的试郑,得到了副主考的认可,那么他便会在卷子上,用黑笔写个大大的“取”字,写明推荐理由后,送给主考官。
如果主考官也认可,便会再写一个“中”字,合起来便是取中,同时也要写明取中理由,以便解送礼部磨勘。
对于被副考官否决的试卷,主考官虽然有权扳过来,但那样太落副考官的面子了,所以主考一般不会行使这个权力,除非他特别常识的。但一篇文章能让人特别赏识,在别人眼里就至少是上好的水平,不会不取,所以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出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