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孙子,韩忠彦的儿子韩治。
文家有意与韩家结亲。
十七娘看了一旁的文及甫一眼心道,文家好眼光,百姓都说‘路人莫作君王看,姓赵如今不似韩’。
十五娘道:“咱们吴家与韩家交情极深,妹夫与韩大又是极亲近的。”
没错,吴安诗的儿子娶了韩琦的女儿。而章越又与韩忠彦关系极近。
十七娘笑问道:“既是如此,何不托母亲呢?”
十五娘何尝没有想过,不过吴家如今内宅不和,李太君与吴安诗之妻吕氏闹得不可开交。
她笑道:“还不是妹妹你面子更大吗?”
十七娘心知十五娘给自己戴高帽,但她偏偏就是吃这一套。
她笑着道:“念在你我两家相交多年份上,我先替你问一问。”
……
东门小殿。
今日三朝元老文彦博入宫觐见。
文彦博坐着肩舆抵至殿前下轿,在旁人搀扶下入殿拜见官家。
官家看着文彦博也是感慨,这位嘉祐三相中硕果仅存一人。其实文彦博拜相要更早于富弼,韩琦,但韩富二人都不如文长寿。
文彦博年已八十,头发眉毛都已是雪白,望去好似神仙中人,
文彦博一直反对变法,所以官家心底不喜欢他。文彦博虽居洛阳,但这些年暗中里没少敲打过。
官家心底还是有分寸的,讨厌归于讨厌。
之前召文彦博回朝,是因他当时病重之故,需要文彦博这样德高望重的三朝宰相来稳定住局面,起一个定海神针的作用,免得继统之事上出现什么差错。
但现在官家疾病已愈,此刻觉得文彦博已是没什么必要来了。
天家无情,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
官家心道,你在洛阳待着也挺好,不在朕身边呱噪,省得闹心。
不过既然来都来了,让人家现在回去也不好,只能先见了。
官家免去文彦博参拜之礼,赐座之后。
官家询其国家大事,文彦博一一对答如流,思维敏锐依旧如同当年。
官家笑道:“太师年虽八十,但口齿清晰,其综理庶务,虽精练少年也是不如。”
文彦博谨慎答道:“国家当隆盛之时,其大臣必有耆艾之福,臣皆拜盛世所赐。“
顿了顿官家进入正题道:“至和三年时,仁庙临朝时,突然发病,被搀扶入宫中。当时宫中多乱,全靠太师稳住局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