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王珪之言,章越忙道:“老师,岂敢如此。当初学生就说过,老师是中书令,学生如何敢窃据中书之责呢?”
王珪笑道:“你这一声老师可是有些时日没叫了。”
“还记得你入相第一日,我便与你说官场是个讲人情的地方,不近人情的人是走不远的。”
章越道:“老师之言,学生终生铭记。”
确实如王珪所言,不讲人情之人,就算一时身居高位,但也坐不了太久。
人情味三字,今日被不少年轻人嗤之以鼻,却是王珪这一辈官僚最看重的。
“学生还一直记得,学生为相第一日,老师便拿出堂簿共论之。”
王珪欣然地道:“度之,皇太后也是以‘人情’二字来治理天下。”
章越道:“可是要改制便不可太讲人情,要太讲人情就不可改制。”
“学生另一位老师欧阳文忠也曾说过,道理自人情而出,就看其中如何取舍。”
王珪道:“是极,是极。”
“上一次朝野反对与辽国媾和,便是太学生引起的舆论。如此太学上议论政策之声颇多,实令仆担忧啊!”
章越道:“舆论舆论,舆人之论,非肉食者之论。
“自古圣贤乐闻诽谤之言,听舆人之论,刍荛有可录之事,负薪有廊庙之语故也。”
“本朝乃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太学生者,士也,日后之士大夫,听一听也是无妨。”
王珪道:“听闻蔡卞上疏,要改革武学,不再以士为武学生,而是以武夫为士?”
章越道:“战国时言武士武士,武夫亦为士也。”
王珪问道:“那么蔡京所议,以后各州各县设立官立州学县学,以县学举士入州学,州学举士入太学可乎?”
章越故作不知道:“这几日我在病中不知此事,有何不妥吗?”
王珪道:“担心以后士之难操也!”
章越道:“学生是这么想,州学县学之中一半取之寒门,即三代以上无官身者,只要是寒门,料想无碍!”
顿了顿章越道:“如今士风甚慰,横渠先生的四句之教,天下读书人口诵言传,只要读书人各个效仿如此,何愁吾辈之后,天下后继无人?”
王珪道:“士风都是如此,固然是佳。但如此激昂之下,朝廷如何能与辽议和?”
其实自庆历兴学起,朝廷鼓励甚至强制地方设立州学县学,范仲淹就意识到要用学生这个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