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边说着,一边微微抬头,望向刘禅,眼中满是期待。
刘禅沉思片刻,他的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椅的扶手,发出有节奏的声响。
大殿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屏气敛息,等待着皇帝的裁决。
许久,刘禅开口说道:“朕明白你的苦心。度田之事,关乎国家兴衰,朕自会全力支持你。但你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尽量避免引发更大的冲突。”
刘禅的声音虽然温和,但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刘封心中一喜,他激动地叩谢道:“陛下圣明,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所托。”
他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眼中闪烁着光芒。
刘禅看着刘封,微微点头,说道:“起来吧。你且说说,接下来打算如何推行度田?”
刘封站起身来,清了清嗓子,说道:“陛下,臣打算先从那些带头抵制的军将士族入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他们明白度田对国家和百姓的重要性。若他们依旧冥顽不灵,臣恳请陛下准许臣采取强硬措施。”
刘禅听了,沉思片刻,说道:“恩,可行。但切不可操之过急,以免激起民变。你要记住,朕要的是长治久安,度田之事,既要达到目的,又要稳定民心。”
刘封连忙点头,说道:“陛下教诲,臣铭记于心。”
随后,刘封又与刘禅详细讨论了一些度田的细节问题,包括如何更好地安抚百姓、如何监督度田官员等。
刘禅不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刘封认真倾听,一一记下。
从皇宫出来,刘封感觉自己仿佛重生一般。
阳光洒在他的身上,暖融融的。他抬头望着天空,心中充满了希望。
有了陛下的支持,他相信,度田之事虽然艰难,但一定能够成功。
十日后。
刘封从洛阳面圣归来,邺城的天空格外晴朗,湛蓝的天幕上没有一丝云彩。
他骑着高头大马,身披银色铠甲,身后是数千精锐兵卒,队伍浩浩荡荡,扬起一路尘土。
兵卒们身着黑色劲装,手持长枪,眼神坚定,步伐整齐,散发着一股肃杀之气。
一回到邺城,刘封便雷厉风行地继续推行度田与编户齐民。
在精锐兵卒的协助下,他的命令迅速得到执行。
度田的胥吏们在兵卒的保护下,深入到邺城的每一个角落,仔细丈量土地,清查人口。
那些原本心存侥幸、试图隐瞒土地和人口的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