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时候的相声发展初期,其实就是用各种哏逗乐,观众乐了,就会有赏,撂摊儿的演员也就有了一天的嚼裹。这里的各种哏,包括了伦理,道德,各类下三滥的内容。
那个时候讲究三教九流,相声应该属于下九流(姜昆们不要骂我,不是专业的也没有查阅资料)?
这种状态一直到民国时期,期间相声有所变化,不过是小改进,形式上没有很大的区别。
解放后,毛#主#席接见文艺工作者曾在和侯宝林大师等人谈话中指出:相声也应该成为社会主义文化的一部分,为新社会服务。不是原话,大体上是这么个意思。
于是相声在内容上有了很大变化,歌颂社会主义新风尚,鞭笞旧思想。
印象当中马季老师和唐杰忠老师有作品反应中国援建非洲,同时期很多作品都是对当时社会主流思想的反应。
随着时代的发展,相声针砭时弊的思想几乎深入人心。那个时代有一大批相声演员为人所津津乐道:侯宝林郭启儒,马季赵炎,姜昆唐杰忠,冯巩牛群,侯耀文石富宽,笑林李国盛,李金斗陈涌泉……这些优秀的表演艺术家给电视机收音机前的观众和听众们带来欢声笑语,每到春晚守候的无非就是相声小品和那些被我们追的歌星们。
一直到后来,人们发现相声不那么笑了。一方面是新作推出很难――毕竟是作品不是一碗面;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话题不能随便在作品中说了,于是相声好像真的就是一种艺术形式,而且在春晚的占比越来越少,连冯巩都改走小品路线了。
人们说,因为针砭时弊,相声走向辉煌。还是因为针砭时弊,相声走向没落。
0几年的时候,出了一个非著名相声演员GDG。作为相声演员他非著名,作为焦点人物他在网络上可是非常出名,从占用公众绿地(好像是这么回事,不查资料了,反正老郭也不会在意,事儿都过了这么多年了),到徒弟打记者,再然后风口浪尖上爆出退社风波……反正那几年老郭真的是过着水火交融的生活。
我曾经说,别的不说,老郭只要熬过去,肯定能火,因为中国古老的哲学说:祸福相依。
那时候喜欢老郭的相声,因为发现自己又能乐啦。
后来老郭说,我要反三俗,才知道原来老郭被主流相声演员诟病为三俗。
再后来……
其实老郭对相声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最起码,在相声萧条的时代,还有老郭的相声,让人们知道,有一种表演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