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郑产的提议,被郑帝郑廉允许,这个消息传开后,顿时引起了轩然大波。
新郑城内的地方公卿联名上书,请求郑帝撤销这个处罚。
认为杨寿国有罪,以次品作为国礼,确实有辱国威,但将其处死即可。
而太丘县子的封地,却是杨家的家业,是人家自己打下来的,并非国家赐予。
所以皇帝无权夺走。
不然皇帝今天可以夺走杨家的坟地,明天岂不是能夺走我家的了?
他们的封地可不是皇帝赐予的,而是自己祖先当初带着领地入股,开始就是自家的。
他们这些公卿和皇室,也并不是绝对的主从关系,而是以合作关系居多。
现在合作者要夺了他们的股权,这怎么能被众多公卿接受。
所以众多公卿一起联名上书,要求皇帝撤销这个决议。
可想而知,这个提议,郑帝怎么可能接受。
于是褫夺封地的旨意,被强硬地推行了下去。
然而等去宣旨的使者,赶往太丘县的时候,到了半路,就听说太丘县子杨寿国领着自家的三个县封地,举兵三万造反了。
面对这种情况,想要和平剥夺杨家的封地,显然不可能了。
于是使者返回朝中,向皇帝禀告了此事。
郑帝大怒,执政郑产更是强烈进言,要求严厉镇压,平定这场叛乱。
众多皇族之人,也纷纷赞同。
而朝中公卿们,则继续劝说,表示只要皇帝能收回褫夺太丘县子封地的旨意,他们能够让杨寿国自尽谢国,希望能阻拦此事。
可郑帝依旧不允。
由朝廷派出的五万平叛大军,很快就集结好,派往太丘县。
这瞬间成了助燃的引线。
见皇帝和皇族依旧不依不饶,一定要对太丘杨家下死手,郑国国内,一些和太丘杨家交好的公卿,也跟着起兵造反。
短短半月间,郑国国内就有两家县男、一家县子、一家府伯,举起了反旗。
而皇室那边,似乎对此也早有预料,在各家造反的时候,地方早已准备好的平叛大军,紧跟着就派了出去。
没过多久,这些仓促起兵的公卿,就被消灭了三家。
被灭者,被连根拔起,举族株连,被杀者数千。
这种残暴行径,还有皇室对地方公卿的敌意,引起了其他在观望中的公卿们,极大的惶恐和愤慨。
于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