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自己临死前,最后的一丝放纵吧。
而且,白义安也没打算苟活,已经准备陪着这些士兵一起去死,把命赔给他们。
虽然这种交换赔偿,他并没有询问过士兵的意愿就是了。
这世道,本就没有什么公平公正可言。
最终,关于武安侯与士卒同食,并且走过瑞昌就能回家,我也在的相关谈话,在有心人的传播下,只是一个晨食的时间,就迅速传遍了整个军营,为所有人知晓。
在这影响下,等大军出发,众将士列队按营卒出营时,士气变得异常高昂。
宁军上下,都坚信,在将军的带领下,自己能度过最后难关,顺利回家。
白义安也身骑红色骏马,领着一众亲卫在行进的军列前后来回奔驰,用彰显自身存在的方式,印证着自己早上的话,鼓舞着士气。
最终,在一片欢呼簇拥下,即至中午,白义安领兵抵达了瑞昌城下。
……
瑞昌城头。
黄玄与孙思文并肩而立,在城楼上,观望着远来的宁军。
就在今早,也就是白义安与士卒同甘共苦,并发表了“回家”、“我在”等振奋人心的言论之时。
经过一日夜的紧赶慢赶,黄玄终于带着三万将士,于今早抵达了瑞昌城,与在此地驻守的孙思文汇合。
黄玄依照了上次在长沙城外,分别前的承诺,马到功成,领军与孙思文相会于豫章郡内。
不过暂别的两人,来不及叙谈离情,就被宁军到来的事情,吸引了注意力。
“宁军接连被败,又逃亡了这许多日,竟然还能有如此士气?”
黄玄观望了一会宁军的风貌阵列,见其士气高昂,阵型整齐严密,完全没有半点败军之师的样子,不由诧异:“领兵的宁军将领是谁,能让惨败之军焕发生气,有如此能耐?”
自楚宁交战以来,经历连番大战,随着接触了解的深入,渐渐楚国众人也就知晓,宁国的那位大将军出身的天子,其实并没有外间传闻的那般勇武善战,为当世名将。
对方之所以能做到前越的大将军之位,靠的还是家世,和先天第二境的实力。
除了这两点外,领兵打仗的本事,只能说一般,算是个合格将领。
嗯,可别被“合格将领”的评价给迷惑了。
要知道,在如今江南各国的体制中,按照五人一伍、两伍一什、五什为队、两队为卒、五卒为营的基层编制下,一般两到五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