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反正都是夷人,苦一苦也无所谓。
想来相比于死,当地夷人应该会很通情达理,体谅楚国的难处吧。
……
正当楚国这边忙着梳理地方、购买粮食、整军备战的时候,周边各国,一个个也大小动作不断。
首先是八月初,在济慧带着白凤寺一干僧众,刚刚抵达黔中郡,就任佑国寺和护国法师的时候。
西南那边,先后传来两大消息。
先是宋国那边。
在今年开春后,宋王谢宁数次率军与大理军大战,结果都无法取得进展。
不仅没夺取更多土地,反倒损兵数万,将已有的一些地盘丢了出去。
自此之后,谢宁终于意识到,在大理国已经反应过来之后,他想如开始时那般势如破竹,大占便宜,已经是不可能了。
再加上开战两年,宋国连年兴兵,课税日增,国内疲惫,再加上粮价暴涨,生存都出现了问题,百姓渐生动乱。
一些原本静海国的遗民,开始在地方闹事,甚至掀起来几场小规模的叛乱。
虽然这些叛乱都被迅速镇压了下去,但造成的影响,无疑是极大的。
这已经体现了,宋国百姓对于战争的厌恶。
如果再持续下去,很难说,最后会不会酿成一场当初苏国那般,波及全国的大叛乱。
作为世家出身,谢宁可不像苏玄歌这种江湖武人一样,一切都喜欢用武力说话,完全凭自己喜好来,而不考虑什么影响。
他的政治智慧,还是相当足的。
因此意识到国内隐患,还有前线士兵连连征战,也确实厌倦疲惫之后。
谢宁果断选择了停战。
他派出了使者,前往了大理国,商量着两国停战歇兵的事情。
而大理国那边,也因为这场战事,打得精疲力尽了。
再加上北边大长和国的覆灭,楚国这个庞然大物突然与其接壤,也给予了大理国极大震慑。
大理国迫切的需要向北境增兵,以此应对楚国带来的庞大压力。
因此面对宋国送来的橄榄枝,他们也没纠结太久,双方扯皮了一阵之后,就正式在八月初的时候,签订了合约。
两国约定,各自以现占有的地盘为界,互相承认对方对各自国土的统治权,今后和睦为邻,再不兴兵。
于是签订了这份和平协约之后,宋国除了派个人去苏国说了一声外,立刻就开始撤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