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或者说有意见,也不会太过在意。
只要能科举,能做官,那此时的些许苦难,忍忍也就过去了。
相反。
你要是不给他们科举,不让他们做官,那就算给他们上好的客栈住着,这些人也不会感激你,反而会怨言恨生。
大家伙十年寒窗,千里赶考,为的就是做官。
只要能做官,别说如今住军营了,你就让他们住在街头,北风吹雪冻,这些书生都不带退缩的。
陆渊对此,虽然不能完全体会,但也能理解些。不过想了想,还是笑道:“不管这些考生是否满意,但人家千里迢迢来了,该做的招待,还是要做好的。
这是我们可不仅仅是为了选官考试,更是为了收拢人心。
这天下之大,并非只有洞庭一地。我之志向,也并非只有长沙一国。
如今南海、宁海二国,无法收拢国内士子之心,使得人才流失,民心不附。
既然他们给了我们这个机会,那我们就要好好抓住。
此次若能尽收两国士子之心,那么异日若是岭南有变,我等举旗南下,那近日被收买之士子,便是我等日后之民心。
此为重点,崔卿当明此事,着力收拢。”
陆渊看着眼前自己的左相,意味深长的说着。
虽然已经与南海、宁海二国结盟,但不是有句话说着,世上从无长久之盟友。
如今三国之间,看着亲密如一家,甚至南海、宁海两国,还支援了陆渊这么多考试士子,以及大笔钱粮。
可这一切,也只是如今罢了。
现在两国初立,外部压力极大,需要陆渊顶在前面,所以很多事情都能倾力支持。
但等个三五年,五六年,或者十年。
等到那么长的时间过去了,两国站稳了脚跟,募足了兵马,整合了国内利益,有了足够自保之力后。
他们还能像此时一样,无条件的支持陆渊吗?
而这两国如果不帮陆渊了,那他手下十几万兵马,靠谁来养?
就长沙国这个残破模样,就算休养个三五年,人口钱粮也最多只能养个五六万兵,根本无法养活陆渊的十万战兵和那几万苗兵。
所以人无远虑,无以长久。
多做些准备总是好的。
而崔长青听到自家大王这般谋划,神情也是一怔,随后反应过来,便是兴奋,当即道:“大王欲收岭南,实为高明之良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