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村之间,甚至是乡镇与乡镇之间经常是打个不停,在斗得最厉害的时候,除了女人以外,只要这个乡镇的男人到了另外一个乡镇就要挨打,就是这么不讲道理),但只要对外绝对是团结一致的。
尤其是在广东,去打工的博白人有几十万,从九十年代一直到二十一世纪初,因为种种原因,只要提起博白人别人都怕,甚至很长一段时间那边的工厂只敢收博白妹不敢收博白仔,属实是名声在外了。
团结是刻入博白人基因里了,邓世荣身为博白人,要是有能力帮助其他乡镇的阿表,他肯定是愿意出手帮忙的。
不过,这事还真的不好办,让其他乡镇的阿表明年不种水稻改种红薯,人家凭什么听你的?
别说邓世荣只是那耶邓氏的族头,就算他是县太爷,要是没有合适的理由,别人也不可能听你瞎指挥的。
毕竟,现在不是生产队时代了,而是已经分田单干,农民想种什么是他自己的自由。
想要其他乡镇的阿表把水田改种红薯,除非能让他们看到利益,觉得种植红薯比种植水稻更划算,否则想劝他们好好的水稻不种改种红薯,是不太可能的。
最终,邓世荣还是无奈的发现,他是真的帮不了其他乡镇的阿表,至少早稻的时候帮不了。
等早稻遭受严重的病虫害之后,接下来的晚稻他倒是可以帮帮忙了,到时花时间跑遍全县,用他们那耶邓氏的成功例子,劝其他乡镇的阿表不要种植水稻,改种红薯。
这样有事实根据,其他乡镇的阿表不说全都听得进去,但至少有一部分人是听得进去的,这样就可以避免不少损失,也算得上是功德无量了。
就在邓世荣怎么想着帮其他乡镇的阿表时,刚把孩子哄睡的张秀萍便走下楼来,说道:“爸爸,我想跟你商量点事。”
邓世荣问道:“什么事?你说!”
张秀萍道:“阿元和阿花已经跟父母分家了,他们明年就要到县城来发展,这段时间我也帮他们想过了,但一直没想到适合他们做的生意,爸爸你觉得他们适合做什么生意?”
邓世荣笑道:“这个问题,之前在家的时候,阿元那小子也来问过我了,我当时回答是让他们夫妻先想一想,等过年的时候再讨论这个问题。不过你既然也问到了,那我就说说我的看法。”
对于欧国芳与欧国花这两个一起长大的小姐妹,张秀萍还是很有感情的,她们选择嫁到那耶村和隔壁的秧地坡村,目的就是想跟她做一辈子的姐妹,现在她到县城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