惰性,出租车给你培养出一种不想挤公交的惰性,短信给你培养出懒得说话的惰性,网购会培养出你懒得逛街的惰性,所以我接下来要培养的,就是用户懒得出去吃饭、懒得自己买外卖回家的惰性。”
说到这里,李牧又道:“其实,这样的外卖平台,不但培养用户的惰性,也会培养商家的贪婪,打个比方,一家有6张餐桌的小餐厅,翻台率再高,一天能够接待的客流量也是有很低天花板的,而且,由于曝光展示不足,他很可能多数时间坐不满甚至空座,但是,如果他接入了我的外卖平台,他的展示量会得到指数级的增长,用户可以直接在网上下订单,这样一来,就算他们店铺里的承载能力达到极限,只要他们还有生产力,就可以通过线上进行销售,线上卖外卖,就完全不用考虑翻台率。”
“也许一家店铺正常情况下,一天最多接待200位客人,但是开通线上外卖渠道之后,每天能卖出500甚至1000份外卖,这对店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新增收入渠道,久而久之,我们会占到他收入的大半以上,到那个时候,他们就对我们产生严重的收入依赖,彻底离不开我们了;”
“他们离不开我们,那我们就要跟他们分一杯羹了,要么,我按销售额抽一定百分比作为我应得的酬劳;要么,我开放资源销售,把平台资源交给商家去竞价购买,这样的话,我作为中间商,可以从买卖双方的手里各赚一笔服务费,平台的利润自然也就出来了。”
李牧很了解互联网如何长远的影响一个人,如何一步步给用户挖坑让用户自己跳进来,许多新兴模式一上来疯狂烧钱,用户以为自己捡到便宜,其实自己是正在掉进对方给自己挖的坑里。
打车软件拼杀的时候,用户原本20元的打车费用,有可能只需要支付5元;
外卖软件拼杀的时候,用户买一份10元的外卖,有可能一分钱不用花,还从平台手里拿到2、3元补贴;
各种垂直电商网站拼杀的时候也是一样,一上来倾情让利,在消费者面前扮演一个“我是傻X、快来占我便宜”的形象,然后把用户骗进自己的坑里。
一旦这些平台把用户的惰性培养到一定程度,他们立刻就会翻脸不认人,原本20元打车费用,现在要30元,高峰期上浮50%,需要45元,你不坐?不坐不要紧,因为不坐你根本叫不到车;
说白了,就是先用低价、补贴骗你入坑,等你离不开他了,直接提高成本,把钱都加倍赚回来。
这跟上世纪中叶,美国万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