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就能供全球所有人类不间断的畅享任何电器一个月之久。
人们的科技也开始迎来了又一次的腾飞。
物流与出行方面,核能车仅仅需要安装一块手机大小的能量转换器,就可以开上整整一天也不用像是旧时代那样随时担忧没油(其实是核能转电能,但为了方便,后续通用核能的称呼)
通讯方面,人类建立了量子通讯塔基站,时代快速切入8G,甚至可实现面对面等身通讯技术。(这里构想的是量子成像,让远在千里之外的亲朋好友,可以1:1的等身投射到你面前,与你0距离沟通)
航天与星际方面,也因能源问题得以解决,让人类往返太空不再是难题。
以往,火箭升空,每多送出一克的物质,都要精打细算,需要考虑额外带多少燃料,燃料本身又存在重量,重量代表了需要更多的体积,体积意味着需要扩容火箭本身,这又是一笔重量,然后又要额外计算携带多少额外燃料,周而复始。
乃至于一艘火箭能够运送的物质存在一个比较悲观的上限数值。
但现在,一小块核聚变能源板就能解决燃料的问题。
因此,比以往大了上百倍的火剑载人飞船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甚至越来越多的民间公司都有能力可以制作民用火箭。
太空航行的问题也迎刃而解。
当人类可以轻而易举的登录月球,火星,金星等一系列行星之后。
就到了星际殖民的时代。
通过量子计算机,人类寻找到了制作「拟态大气」的方式,然后就是「拟态土壤」,「拟态湖泊」,「拟态光照」
实际上,这些本来就由各个化学分子排列组合出来的东西,只要能源充足之后,人类都可以制作。
据「壹」号所说,那个时代,是人类最为团结的时代。
在蓝星上已经卷的不能再卷的人们,一旦飞向太空后,展现出了空前的团结与热情。
他们把人类的脚步遍布满整个太阳系,一共花费了200个宇宙年。
在那个年代,抬头望向天空,随处可见的星际飞船往返于各个行星之间,它们彼此连绵交织,宛若无数群星闪耀。
以前随口所说的‘出门打工’,放在这个时代,很可能是从蓝星前往30亿千米开外的海王星。
然后,随着人类不断进行星际殖民,总人口数突破了2000亿。
太阳系也无法容纳这么多人类了。
人类又再一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