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的话,恐,恐力不从心,无法左右兼顾啊。”
他说的是实话,秦相确实辅国之才,可人,分身乏术啊。
萧远深吸了一口气,刚要说话,不过刘玉之却又道:“不过,臣保举一人,定能肃清贪腐。”
话说到这里,萧远不用再问,已经知道他说的是谁了,也跟着暗松了口气,幽幽说道:“传王令,召柳长卿回都。”
“大王英明。”刘玉之当即施礼。
这就是一个丞相的胸怀,在这种时候,若是其他大官,肯定会力谏自己的亲信。
刘玉之跟柳长卿的关系,其实也并不好,可他却知道,只有柳长卿,能不避刀剑,不畏强权,查察贪污大案。
数日后,梅山县。
这里也遭到了一些旱灾的波及,不过并没有那么严重,在柳长卿治下,情况也可想而知,是被很快稳定的。
此时此刻,王诏已至,萧远在诏中,并没有说明太多,只是让他马上回都。
君王亲笔,柳长卿自然不敢怠慢,将公事交接县丞之后,便简单收拾了一番,准备赶回秦州。
他现在的官职是梅山县令,在当地百姓看来,还以为是他的公正廉明,受到了贪官的排挤,被迫撤职。
因此,在他走的那一天,许多民众都跪在了县府门口,纷纷跪地高呼,七嘴八舌道:
“柳公,您不能走啊,您若走了,我们梅山百姓怎么办啊……”
“是啊柳公,我们梅山百姓,都希望您能继续当这个县老爷啊……”
看着面前的百姓们,柳长卿也动容了,“好了好了,乡亲们快快请起,我走之后,下一任县令,必然是公正廉洁的好官……”
“柳公啊……”百姓依旧不舍。
从中可见,柳长卿到了梅山之后,多有为民请命,刚正不阿,以致百姓称颂。
与之相反的,则就是绥阳郡守了,得知这个消息,后者那是长出了一口气,忍不住喜形于色,连连说道:“走了好,走了好啊,这个柳长卿,留在梅山,那就是个茅坑里的石头!”
他的心态,其实是可以理解的,柳长卿之前可是丞相长史,当朝重臣,一朝被贬,虽是绥阳下辖县令,可名望身份、以及地位都还摆在那里呢,有时候,绥阳郡守面对他,是多有不自在的。
更何况,柳长卿此人是有些不近人情的,说话行事,不懂迂回,在官场上,不知得罪了多少人,人们几乎都不怎么待见他。
就比如,绥阳郡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