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你有没有可能,哪天也会走上他的老路呢?”
少林寺众僧齐颂佛号,心下也是极为悲愤,若非玄澄大师成了废人,他们也不至于围攻顾朝辞,让人看了笑话。
顾朝辞实则听了玄慈的话,心中颇有震荡,因为对方有些地方说的不错,比如自己害怕被人报复,睡不好觉。
但这走火入魔之患,严格来说,武功再高之人,也无可避免!
那心性纯澈、武功之高、自负过人如段誉、周伯通、张无忌、黄药师等人都曾在特定环境下,险些被极为厉害的对手乘虚而入,勾动心魔情绪,陷入走火入魔之境地!
但这种情况,都是极为强大的外力,在正确的时机、合适的环境诱导出来的。
可若想将自己心魔勾起,环境、对手、时机三要素缺一不可,也就是“法”“势”“时”三者齐至,否则一切都是空。
玄慈这话实则就是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有些忽悠人了。
可他也不愿与其在这方面置辩,遂笑着道:“那依大师看来,如何解救?”
玄慈说道:“咱们学武之人,心中常存少作罪业的一念,便是功德。
老衲只因平生两件错事,心中念头从未通达过,这解救之道,也颇有几分心得。
只要你肯放下恩怨,跟老衲回少林寺坐禅十年,自然心如止水,心魔杂念也会一扫而空。”
顾朝辞呆了一呆,蓦然哈哈大笑,笑了数声,忽又将脸一沉,说道:“玄慈,你是想度了我?”。
玄慈淡然说道:“言重了,世人之痴顽,以释迦牟尼之能,尚且度化不了,何况区区。
但今日这山上要杀你者,除却萧老英雄,也足有数千之众,顾君纵然神勇无敌、随众者多,终究也是寡不敌众。
况且一旦加以抗衡,又须死伤人命,实在是武林之祸!
老衲只想你能幡然悔悟,以往之过,在少林寺住上十年,本寺当你为贵客,绝不敢伤害于你,如此一来,这江湖恩怨也能有个了断,群雄之前,更是自有本寺担待。
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概莫如是!”
顾朝辞摇了摇头,笑着道:“玄慈大师,好意心领!
某虽不才,一人做事一人当的道理,我还是懂的,大丈夫寡不敌众,有死而已,托庇旁人,实非我之道!
但我也有几句忠告之言,不知道你愿不愿听?”
玄慈合十躬身:“洗耳恭听。”
顾朝辞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