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暗道了一声惭愧。文抄公其实也不是随便谁就能当的,必须还得有些本事。你就拿李太白的《将敬酒》来说,那玩意死记硬背他也没记全。也就什么“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些仅限于九年级以下的还有印象。
稍微回味一番,发现也就《悯农》这首诗既符合题要,又符合自身丘八的气质。简单直白,朴实无华……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诗既无浮华的辞藻,也没各种深奥的拟人与比喻。直白地乍一眼看上去,也就八岁学童的水平。长安城里满地乱跑的孩童,随口两句顺口熘,怕也是能比肩。
但是,这是安国公带来的,又是上护军亲笔所书,字好看与否暂且不论,但面子总是要给的。唱诗官抑扬顿挫,声貌俱佳地吟唱完毕,括凤台上下顿时一片喝彩声。
“好!”
赵琳儿尴尬地脚指头抠出了一亩三分地,脸上也从方才的欣喜变成了抱歉。
赵四望了过来,眼神里有些玩味,嘴角似乎还憋着笑,“琳儿,你兄长毕竟以武功见长,作诗到底不是强项。”
赵琳儿埋着头,情绪瞬间低落。这话没说错,就算她想为她元良兄长辩驳,也无从说起。只是细细咀嚼这诗,又似曾相识。尤其是那句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逐渐在心中萦绕。
在长安的这几年,越是锦衣荣华,就越是能想起平凉当初的惨澹。阿爷阿娘活活饿死的场景,用了六年时间才将它们压灭在内心的深处。可不知是时光的消逝,还是成长的环境使然,越大,这场景就越模湖。渐渐的,就变成了记忆里的一些边角料,缓缓成为了往事。
“这诗不错。”凉王不知什么时候坐到了身边,一边品茶,一边评论道:“这首诗入不得某些人的眼,是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没有看见过。没有元良那般的体会,又怎知这诗中描绘的又是什么?”
“兄长。”赵四缓缓推手,赵硕摇了摇头,“小四你还小时,恰逢蜀中大乱。阿兄随安郡王领兵西征河陇,阿爷带着我兵出潼关,家中只剩下了你与幼弟。你那时,五岁吧?”
“这过去的事,也太久远了,我如何记得?”
赵硕点头,道:“确实。等你能记事时,阿爷早已光复了东京。你与姨娘带着幼弟迁入长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