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了一个核能发电的新技术路径,但还有些具体情况需要找一位反应堆设计领域的专家确认,不知同志能否引荐一位?”
屈良生虽然是核能领域出身的院士,但主要负责离心设备研发,本质上还是机械专业。
常浩南之所以找到他,只是想要一个比较合适的切入点而已。
而另一边的安守智很显然被这句话惊得不轻。
“核能发电的新技术路径”,这哪是随随便便就能想出来的?
如果换个人说这话,他大概率要当做是魔怔民科或者单纯恶作剧而直接挂断电话。
但常浩南这个名字,总归还是有些说服力……
少许纠结过后,安守智还是选择相信对方。
几十个名字在他的脑海中一闪而过:
“反应堆设计方面的话,或许彭觉先彭院士会比较符合您的要求。”
说完之后,又想到常浩南对这个名字应该比较陌生,又介绍道:
“彭院士是搞核武器研发出身,90年代中期以后又专注研究核能开发利用,应该会对您提出的概念比较熟悉和感兴趣……”
后者听到这里也不由得苦笑。
对方应该是望文生义,听见自己的名字就下意识以为要军用。
属于是这些年来形成的刻板印象了。
好在他刚才到网上搜索了一下,发现这位彭觉先院士最近研究的课题方向,还真就能和他的想法扯上关系。
也算歪打正着……
……
常浩南原本的打算是,先找个近两天不算太忙的日子,去医院探望一下屈良生。
结果他这天上午给工程物理研究院去的那封函,在当天傍晚就收到了回应。
第二天一早,彭觉先本人更是直接来到了怀柔科学城。
反应速度让常浩南叹为观止。
事已至此,只好先谈正事。
“彭院士,我构想了一种新的核能发电思路,不需要用到水或者液态金属作为发电工质,甚至也不需要汽轮机,就可以直接转化生成电能……暂时命名为核电池。”
常浩南开门见山地引入话题。
当彭觉先听到“不需要汽轮机”的时候,整个人为之一振,看那架势差点就直接站起来。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技术水平在短短的200年里突飞猛进,但在能源利用这一块并没有脱离烧开水这个框架。
无非燃煤锅炉和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