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封他们都敢罢工抗议。
而且传出去也没人会帮皇帝说话。
后人看到这段历史,也会骂皇帝昏庸。
陈景恪趁机提议,要为所有人树碑立传,包括那些死在路上的人。
“都是华夏的勇士,大明的壮士,理当受万民纪念。”
对此老朱自然也没有意见,这事儿说起来也是他们父子的功绩。
毕竟良种是在他们当政时期发现的。
纪念的越隆重,就愈发能衬托皇家的功绩。
陈永和等人对他也是感激不已,陈伴读果信人也。
当初说要为众人树碑立传,没想到现在还记得。
第二天,封侯的旨意就下达了。
陈永和为壮良侯,其余人各有封赏,最低也是个勋位。
真可以说惠及子孙。
亩产千斤的良种被证实,民间瞬间就沸腾了。
这个消息以惊人的速度,向天下传播。
每到一地,都能引起巨大的讨论。
不过也不是没有人怀疑,亩产千斤怎么可能。
这不扯淡的吗。
然而没多久大明周报的加刊就发行了。
头版头条就是良种的消息,并且用一整个版面介绍了殷薯的特征、播种和食用方式。
这一下再无人怀疑。
大明周报作为唯一一家媒体,代表的就是朝廷,它的信誉自然没有人怀疑。
于是天下沸腾。
总结起来一句话,百姓无不盼望良种到来。
就在这个时候,朱雄英从南方满载而归。
两方面的满载而归,一方面是政治上的目的基本达成,诸部落同意了强制学习华夏思想。
二方面是后宫,多了六名嫔妃,个顶个的漂亮。
不过他的回来,正如之前离开那般,并未引起太大的关注。
就连老朱、马娘娘都没空搭理他,因为蒸汽机研究院终于有成果了。
比起这个,甚至良种的事情都要往后稍一稍。
58833213
见月明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菩提书屋】 www.ptpig.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继续阅读哦,期待精彩继续!您也可以用手机版:m.ptpig.net,随时随地都可以畅阅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