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华坪女高若继续沿用昔日的定位来发展,已显然不再契合实际。
随着云南整体经济环境的迅猛提升,别说华坪一地,即便是放眼整个丽江市,也已难觅那些因贫困至极而无力承担学费的学生身影。
在这种情况下,张老师在一次会议上,便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希望能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招收周边国家那些因为贫穷而读不起书的女孩子,进入女高就读。
这一提议刚一出炉,便在小范围内掀起了波澜,若非省里及时控制信息传播,恐怕早已引发了一场大范围的争议。
所以在张老师见到李皓以后,立马就意识到了李皓的来意。
“怎么,连你这个一心退休的家伙,都被请了过来,看来我这提议真是犯了众怒。”
这话里的怨气,李皓怎么能听不出来,看来在自己之前,就有人先来过了。
因此李皓便笑道:“犯众怒倒也不至于,其实如果女高是在自负盈亏的情况下,那么要如何调整策略,只要是不违反法律,那别人自然没理由反对。
可现实情况是,女高的资金来源,最主要的一部分是政府拨款,因此即使是在有余力的情况下,也应当是把这部分资源投入到国内。”
张老师听了李皓的话,眉头微微一皱,显然对这番说辞并不完全买账。
她叹了口气,说道:“李皓啊,你也不是不知道,我创办这华坪女高,从来就不是为了谋取私利。
而是想要真正解放和拯救那些被束缚的女孩,从教育权这一最根本的权益入手,实实在在地推动妇女解放。
如今国内经济条件改善了,国内的孩子上学已经不再是难题,可是国外还有些地方,女孩子连最基本的受教育机会都没有。
我只是想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怎么就这么艰难呢?”
李皓理解地点点头,他知道张老师的脾气和执着,也明白她心中的那份不甘。
然而,从个人情感上来说,李皓是一个民族认同感极强的人,对于张老师的想法不能认同。
“事有轻重缓急,只要咱们国家的教育资源,没有充沛到让所有适龄孩子,包括男生一起,可以享受到免费教育。
就不能把这个资源投放到国外,这不仅是经济问题,同样也是严肃的政治问题。”
看着李皓逐渐严肃的神情,张老师一时间也不知该不该再坚持。
要知道,李皓一直表现得,都是全力支持女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